全面进入AI+时代
Back28 Sep 2025 | 深度观点
本文是由HKU ICB学术顾问兼客座教授、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高风咨询公创始人兼CEO谢祖墀博士撰写,于2025年9月17日发表在香港《灼见名家》网站。企业家须理解AI转型必然存在它有序的一面,同时亦有它混沌的一面。 而有效的转型不可以一蹴而就,或者简单的做些门面功夫便能成功。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了重要的信息。
国家提出要加快实施六大重点行动,涵盖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和全球合作六个层面:既要推动“AI+”驱动科学发现和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全面赋能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也要拓展新型消费场景、改善工作与学习方式、提升民生品质;同时,通过智能治理与生态治理构建人机共生的社会新格局,并推动全球范围的普惠共享和治理合作。
在此基础上,还明确了八大基础支撑能力:包括模型、数据、算力、应用环境、开源生态、人才、政策法规以及安全体系的全面提升,为AI+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和技术保障。
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在2015年中国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计划,旨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讯息通讯技术,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该计划的核心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互联网+”计划的实施不仅促进了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家正在引领企业在推动 AI+的创新与改变。(站酷海洛)
这一次国务院推动的“AI+”计划将对企业界以及全社会有什么影响?很明确,国家正在引领企业们在推动“AI+”的创新与改变。对于企业家来说,我想可以有以下的几点重要含义:
1、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AI+将会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改变;
2、这份“意见”的主题是“+”,亦即“应用”。对于绝大多数的企业来说,将AI应用到具体的行业场景上将会是新的价值来源;
3、“意见”中提到的行业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科技、产业、消费和民生等。可以说,国务院要推动的是透过AI+来进行全面的产业改革与创新;
4、除了产业发展之外,意见同时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和全球合作以及全面基础支撑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方针,让这项计划发展成为一项涵盖多方面、多维度的系统工程;
5、对于企业家来说,“意见”指出了巨大的机会,同时亦提出了一些关键的问题;
6、从产业发展来说,AI+将会带来更多新的场景和机会。新的应用为企业不只带来“降本增效”的机会,同时亦可以为企业带来崭新的管理和作方式,让企业可以加速和跳跃式的发展。
目前大部分企业依然处于只是学习使用AI工具,例如大模型和智能体。当然这是好的,毕竟这是学习AI的开始,但距离“意见”内所提到的愿景和目标是非常巨大的。
最近,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份报告指出,尽管企业对生成式AI投入了巨额资金(高达300至400亿美元),但高达95%的企业AI试点项目并未产生可衡量的投资回报(ROI)或者未能对企业的利润(P/L)产生实质性影响。MIT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是:AI技术本身并非不成功,失败的是大多数企业应用AI的方式。成功的AI转型不仅仅是技术采购,更是一场涉及工作流程重构、组织文化重塑和投资策略调整的深刻变革。
我想“意见”所指出的是透过AI,企业可以倍增他们的竞争能力。对于现存较传统的企业来说,他们必须推行AI转型。对于新的创业者来说,他们更有机会成为“AI原生”的企业,在不同的行业中成为游戏规则的颠覆者。
同时,企业可经营的边界亦将会被AI和“AI+”所改变,但企业面对的机会、客户群、生态以及竞争对手却大概率会有所改变。
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形态和管理流程将会产生巨大的改变。对于所谓“传统的企业”的领导来说,谁能最早意识到企业需要全面的改变和进化,适当调整战略、流程、结构、人和机器协作和相互的能力等各方面,谁能做得更快、更彻底和更敏捷,谁才能更好抓到新时代带来的红利。
AI整体发展和改革在本质上是企业的“一把手工程”。领导者必须重视和亲自去抓,同时亦需要整体规划,适当搭配的资源和项目管理办公室(PMO)来配合。从下而上的转型是大概率不会成功的。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我们已经见证了一批掌握到机会而快速成长,以及最后成为大厂的互联网企业。同时,我们亦见证了不少在前互联网时代曾经叱咤风云的企业没法穿越周期,以致最后被其他企业从后追上,一部分甚至完全被时代淘汰走了。
从本质上来说,AI和AI应用将会革新企业的生产要素,而在科技的推动下,同时重新定义生产关系。所以AI改革将会是全面和深刻的。企业决策者不应将AI和AI应用只是作为简单的工具使用和纯粹的降本增效,而是深刻了解到改变的战略性和整体性。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决策者能从哲学和战略高度认知问题的深层定义,而从这种认知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事实上,从哲学层面来看,商业战略的本质是在有序与混沌中取得的动态平衡。而在这样的动态平衡中,每家企业所处的业务边界是外来机会和企业能力互相对比所产生的结果(边界=机会vs.能力)。简单来说,战略就是这三者变量中博弈出来的结果。
AI与“AI+”会根本性改变这三个变量跟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对这种关系变化的深刻观察要从辩证观点出发和理解。
在这前提下,企业家必须理解AI转型必然存在它有序的一面,同时亦有它混沌的一面。而有效的转型不可以一蹴而就、或者简单的做些门面功夫便能成功。能够明白和运用这种思维的人必须是企业的一把手,而且有技巧地掌握到转型之中,用新的生产要素和新的生产关系所产生的有序和混沌,究竟在时间点上怎样平衡,这是战略和哲学的问题。
在企业更替方面,AI+时代将会是“互联网+”时代的增强版。它更加考验企业家、创业家的能力和视野,谁会带队、谁会掉队,将会对企业的领导者们产生无穷的考验。